有同学问:“为什么有的人交了22年社保,退休金只有600元,而有些人一退休就拿2000?”
如果是同个地区,基本不可能。社保是按基数来算的,如果缴费基数低那么工资也就低,说通俗点有些地方交4000左右一年,有些地方交10000左右,那么退休的工资也就不一样。地方政策、财政能力、个人交费等都影响工资的。
一、养老金领取差异 对于出门在外工作的人来说,有个重要原因是:缴费的城市和退休的城市不一样!那么,怎样可以多领养老金呢?影响因素有哪些? 一张导图罗列了相关的要素: 二、社保年限影响养老金待遇 领取养老金的两个条件: 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2.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缴费年限×1% 注释 1)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2)个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3)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取个人历年每月缴费工资与相应年份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比值的均值。 我们以小张为例,来估算一下他交15年和25年养老保险的差异。 单位缴纳:8000×16%=1280元 注:受各种其他现实因素影响,如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工资上涨、离职待业等等,表格内数据仅供参考。 可以看得出来,交25年养老保险的情况下,每个月可领养老金几乎是交15年的2倍,再加上利息、政府补贴等,实际数据可能会更多。 三、未缴满15年社保怎么办 有的人会问:如果我们因为某些原因中间断缴,在退休时未缴满15年,之前交的钱都白费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社保新规下,国家出台多个补救的政策~ 1、一次性补缴 根据相关规定,取消一次性补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政策,只有符合以下特定条件的人才可以进行一次性补缴: (1)2011年退休的国企、事业单位的职工; (2)本地户口,在1961年-1982年下乡的知青; (3)本地城镇户口,在2011年7月1日以前(社保法实施之前)交过养老保险,延长缴费缴了5年还没有达到15年的 2、按年补缴 不符合一次性补缴条件的人员,可以选择逐年补缴。这种补缴会比正常补缴多出一笔滞纳金。 滞纳金的计算方法: 滞纳金=当月应缴社保费*欠缴天数*万分之五 3、转为居民社保 如果您欠缴的年限或者天数很长,选择按年补缴不划算,也不妨将职工社保转为居民社保。现在居民社保的福利也在不断增加,而且费用相对职工社保来说较少。 4、延迟退休 在我国,允许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社保未缴满15年的人员申请延迟退休,最多可延期5年,这样就可以一边工作一边缴纳社保了。 5、停缴社保,将钱取出 非常不建议停缴社保,申请退保,将钱取出来的做法,这样做的话,不仅不能享受到养老金的福利待遇,也会失去医保待遇,得不尝试。 另外,社保最好不要断缴。我国很多地区都有相关的规定,若想在一个城市买车买房,需要先缴纳一定期限的社保,如果中途断缴的话,那么等待下一次缴纳的时候就要从零开始计算缴费年限了。
1.社保缴满15年;2.职工养老在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可以领取养老金,居民养老参保人满60周岁才可以领取养老金。
那么,交满15年是否可以不用再交了?
首先,根据法律规定,单位必须给在职员工缴纳社保,其中就包含职工养老保险,因此如果一直工作到退休,养老保险也是要一直交。
其次,考虑到各种现实状况,比如离职、创业、或者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等,养老保险累计缴纳年限满15年后,到了规定的年龄就可以办理退休、领取养老金。
那么,养老保险交15年和25年的区别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以职工养老为例,先简单介绍一下养老金的构成:
小张,30岁,每月工资8000元,拟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为7000元,每个月需要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为:
个人缴纳:8000×8%=640元
假设小张每年的工资涨幅与社会平均工资涨幅一致,按5%进行计算,不考虑通货膨胀、个账利息、政府养老补贴等因素,且计发月数为139个月。
那么小张交养老保险15年和25年,可领养老金的区别如下图:
所以养老保险的确是交得越久越好,交15年只是最基础的保障。养老金是可以无限期领取的!从退休后,只要一直生存,就可以一直领养老金。即使你个人账户的余额已经用完,依然可以继续领。
而且,养老金的标准会逐年上调,越长寿,每个月领取的钱只会越来越多!建议大家在退休之前都坚持缴纳社保,这样退休后也能有不错的养老金收入。